深圳发展30余年 熟悉的地标为何更替如此的频繁?

深圳新闻网   2014-12-14 10:11
核心提示:那些老深圳人熟悉的生活地标,有的已经没落,有的永久消失,有的面临拆除,有的正在改造。区发展至今不过30多年,为什么熟悉的地标更替如此频繁?

  那些老深圳人熟悉的生活地标,有的已经没落,有的永久消失,

  有的面临拆除,有的正在改造。

  不过也有华丽转身者,在传承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,继续延续着地标的功能。

  特区发展至今不过30多年,为什么熟悉的地标更替如此频繁?

  30年左右楼龄的建筑真的需要大动干戈、推倒重建吗?

  2000年,建筑设计师张淼从北京搬来深圳,在华强北上班,薪水不多,置办东西需精打细算。同事告诉她,去嘉华市场,二手车、二手冰箱、电脑一站办齐。做设计师对电脑配置要求高,主机不能省,显示器却是老的好,较色准。她在嘉华淘了一台,价格相当于市场价的3-5折,很便宜。

  如今张淼创办了深圳市张淼建筑设计事务所,是F518时尚创意园的创意总监,对电脑的价格已经不像当年那么敏感,但谈到刚来深圳时的“淘宝记”,她依然记忆犹新。当时的嘉华、女人世界、男人世界,对于在北京生活多年见惯大商场的张淼来说,看上去很“破旧”。后来她“恋”上了中信广场,这里开了高大上的西武,吃饭、购物、做DV剪辑,她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,经历了中信最红火的年代。后来万象城开了,中信就没落了。

  这些地标的改变、变体,主要是城市更新和商业竞争使然,与城市发展有莫大关系。这些年来,老深圳熟悉的生活地标接二连三“出大事”,有的已经没落,有的永久消失,有的面临拆除,有的正在改造。深圳特区发展不过30几年,为什么大家熟悉的地方如此更替频繁?

  张淼说,所谓地标,不是说这栋建筑有多高或者多醒目,而是基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责任。这30多年来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扩大化,从城市中心往郊区发展,大家找到这个新地方的唯一参考,形成新的标志性,从而辐射到周边,就是城市地标,它不专指一栋建筑。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,以前居住人口、建筑都没有那么多,所以建设时比其他城市容易,速度更快,地标更替因此也特别快。

  可是,撇开商业考量,一栋大家熟悉的地标,楼龄不过30多年的建筑,真的如此迫切需要重建吗?在张淼看来,无需拆除,但需要改造。她认为,未来三五十年,没有那么多新建筑,改造大有可为。

  张淼接触过一些香港朋友,发现他们喜欢走罗湖口岸,住香格里拉,去国贸喝早茶谈生意。这说明他们对国贸这样的历史建筑很认可。对于上海宾馆的交通枢纽意义,也张淼深有体会,2000年刚到深圳时她经常转错公交车,同事给她一个小贴士:到上海宾馆转车,几乎所有的车都经过,错不了。

  “像这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要尽可能地保留下来,只要外观不是坏到不能使用。真正要改的是内部,如地毯5年要换,装修10年要换,水管、消防等都要保养更新。”张淼说。

  她曾在贵阳做过一个成功的地标改造案例——贵阳金筑大酒店(位于大转盘地段),开发商给出的方案是外观全改只留框架,如此便成了另一栋楼。张淼通过实地的一周吃、喝、玩、行大调查,发现这栋建筑相当于深圳的上海宾馆,是很多当地人购物、转车、约会的地方,金黄色的玻璃幕墙特别有标记性,她大胆提出将这一外观整体保留,结果成功帮开发商节省了成本,项目还被列为贵阳市改造的第一个示范工程。

  “改造时如果没有找到自己最大的优势,照搬照抄别人的优势,而摒弃自己最宝贵的东西,这是最遗憾的。”张淼感慨道。

{{num}} 全部展开
0

好文章,支持一下!

0

好文章,收藏起来!

本文转载来自:深圳新闻网,不代表赢商网观点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,电话:020-37128209;邮箱:news@winshang.com
参与评论
未登录
你可能感兴趣
添加到收藏夹
×
×扫描分享到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