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达、万科等房企的资本运作秘籍:回归A股 分拆上市

每经记者 区家彦   2015-08-28 09:03
核心提示:万达商业与富力地产筹划回归A股,万科、中海、碧桂园的物业服务寻求分拆上市,碧桂园的教育业务、恒大的矿泉水等非地产业务也试图通过分拆实现在A股上市。一时间,资本运作成为地产大佬最热衷的事情。

  万达商业与富力地产筹划回归A股,万科、中海、碧桂园的物业服务寻求分拆上市,碧桂园的教育业务、恒大的矿泉水等非地产业务也试图通过分拆实现在A股上市。一时间,资本运作成为地产大佬最热衷的事情。

  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房企而言,更高的估值不仅能实现更可观的融资金额,同时也能获取更高的股权溢价,并推动新业务的拓展。那么,回归A股能否真正解决房企的低估值难题?怎样的转型才能对市值提升带来正面影响?

  最近半年,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心情很不错,这位资本运作高手于去年末以1.466港元/股的价格,从香港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手上拿下了新传媒集团约75%股权,并更名为“恒大健康”。谁也没想到,恒大健康不到一年时间股价涨幅超10倍,成为港股市场最近一年的大牛股之一。

  在房地产金融化年代,地产大佬除了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卖房子,还得思考如何通过资本运作把公司市值做大。对于众多在港上市的内房股而言,回归A股、分拆上市成为突破市值魔咒的重要手段。

  高估值的诱惑

  8月18日,绿地控股(600606,SH)正式登陆上证所,公司借壳金丰投资尘埃落定。当天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上市房企。

  就在同一天,万达商业(03699,HK)回归A股的方案获得临时股东大会通过,公司预计此次回归A股总募集资金将达到120亿元,如果成行,有望成为近年来A股最大规模的房地产企业IPO。

  尽管两家房企均为千亿房企阵营中的领军企业,但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两者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存在天壤之别。截至8月27日收盘,万达商业的动态市盈率仅为6.83倍,绿地控股却高达21.56倍。去年末才登陆香港联交所的万达商业之所以急着回归A股,无疑是受A股高估值的诱惑。

  尽管A股自6月中旬以来经历了一波大幅下跌,但无碍在港上市的内房股回归A股的决心。除了万达,富力地产(02777,HK)正式披露回归A股的预案,碧桂园宣布筹划将物业服务与教育两大业务在A股分拆上市;恒大地产分别将恒大足球、恒大文化、恒大冰泉分拆在新三板挂牌,等时机成熟实现转板上市;旭辉控股也于日前透露,公司希望分拆商业地产平台在A股上市,完成A+H股双平台的布局。

 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港股市场一直由境外资金主导,自去年起港股的估值水平一直明显落后于A股,加上海外投资者最近数年对国内房地产的态度更为悲观,内房股在港股市场几乎是最低估值的板块之一。相对而言,A股不仅估值更高,国内投资者也更熟悉这些知名房企,这也是吸引内房股回流A股的重要因素。

  以4家千亿级别的房企为例,截至8月27日,A股上市的万科、保利地产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5.02倍与8.42倍,港股上市的碧桂园、恒大地产动态市盈率仅为4.94倍与4.2倍。中小市值公司的估值差异更为惊人,去年销售额230亿元的泰禾集团(000732,SZ)截至27日动态市盈率高达24.16倍、同期销售额达658亿元的融创中国(01918,HK)却只有3.35倍。

  “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,估值越高对于企业的帮助越大”,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向记者表示,首先,市值高的房企在业内的知名度更高,增强了品牌优势;其次,估值越高意味着投资者的认可程度越高,后续开展融资的难度更小;最后,高估值相当于放大了大股东的个人财富,对于很多民营企业老板而言,在A股上市的意愿自然更强。

  尽管回归A股对于提升估值能带来直接帮助,但硬币的另一面是,在港上市的内房股直接在A股IPO面临很大的难度。

  “由于目前A股有关红筹股回归的制度尚未建立,相对于万达商业、富力地产等注册地在内地的H股公司,多数内房股属于红筹股架构(即注册地在境外),不符合A股上市的条件”,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向记者表示,虽然内地房地产融资限制已经放开,但一年多来,除了绿地等极少数房企能通过借壳等形式在A股上市外,还没有其他地产企业成功在A股IPO,因此即便是符合资格的内房股,最终成功登陆A股的机会有多大,还是个未知数。

  分拆上市的魔力

  相对于直接在A股IPO,将发展前景良好、符合A股上市资格的子业务分拆上市,成为不少内房股曲线回归A股、提高估值的重要手段。“虽然资本市场对于传统房地产开发业务给予的估值比较低,但对于转型中的房企往往愿意给予高估值”,克而瑞驻香港分析师洪圣奇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最典型的是从花样年分拆出来的物业服务公司彩生活,估值水平远高于传统内房股,这给了很多房企一个启示:如果把这些新业务放在母公司里面发展,投资者往往只用主营业务对公司进行估值,新业务的估值优势无法体现。分拆上市之后,新业务更容易得到市场的独立关注,对提升估值有积极作用。“对于很多红筹架构的上市房企而言,由于它们的新业务注册地都在境内,因此相对于母公司,新业务在A股上市并不存在技术障碍”,黄立冲告诉记者,一旦这些新业务获得较高的估值,母公司所持有的股权也能享受资本溢价,反过来对母体的整体市值增长也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。

  分拆上市有助于提升估值,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房企转型的步伐。以物业服务为例,在欧阳捷看来,以往物业部门都是地产公司的附属业务,大多数依赖于母公司的输血,并不属于核心业务范畴。而分拆上市后,房企将把物业服务作为独立业务去打造,实行独立核算,实现高度市场化运作,这不仅有助于公司建立核心竞争力、打造品牌资产,也能借此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,推动新业务高速发展。

  如何结合转型推动市值增长,新业务所处的行业前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苏鑫认为,在众多新业务中,社区O2O有望成为房企最具估值优势的业务。“O2O业务是目前最火爆的概念,对线下资源的依赖度较大,由于地产商往往拥有数量庞大的业主,对于这些客户的情况也相当了解,相对于其他平台,这是大型房企的先天优势,这也是越来越多房企试图分拆物业服务,借此做大社区O2O业务的重要原因”。

  欧阳捷认为,像医疗健康、教育文化类业务,属于国家政策层面鼓励的行业,且符合消费升级的大趋势,这类业务往往被认为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,投资者给予的估值自然更高。

  尽管部分房企试图分拆商业地产上市,但前景并不乐观。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坦言,公司曾计划分拆酒店业务上市,但受到国内酒店行业低迷的影响,推进上市的难度比较大,因此分拆上市计划暂时搁置。

{{num}} 全部展开
0

好文章,支持一下!

0

好文章,收藏起来!

本文转载来自:每经记者 区家彦,不代表赢商网观点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,电话:020-37128209;邮箱:news@winshang.com
参与评论
未登录
你可能感兴趣
添加到收藏夹
×
×扫描分享到微信